AI时代的口译:变与不变 | 詹成教授谈技术浪潮下口译的坚守与超越

时间:2025-04-07 浏览量:

2025年4月2日下午,英才班大师系列讲座第四期在师生们的热切期待中如约而至。本期特邀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、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(AIIC)资深会员詹成教授,以《AI时代的口译:变与不变》为主题,带领英才班学子深入探索技术洪流中口译的挑战与机遇,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思想盛宴。

讲座直击:技术赋能之下,口译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

“AI翻译是否会取代人类口译员?”詹成教授从深圳人大今年2月启用AI辅助外事翻译的案例切入,直面这一话题。他指出,AI技术虽已突破口译的时空限制,但人类口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核心价值始终无法被替代——语言传递的不仅是信息,更是思维、文化与情感的共鸣。

围绕口译的本质,詹教授援引“一带一路”术语翻译中的中英文法差异、国际会议中的文化隐喻处理等实例,生动阐释了口译作为口头化信息传递模态的独特性。他强调,优秀的口译绝非简单的语码转换,更需要译员在瞬息万变的交际场景中,通过语言敏感度、知识敏感度、文化敏感度与政治敏感度的协同作用,实现精准人际之间乃至文化之间有效的沟通。詹教授一语道破技术与人性的辩证关系,也为口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能力构建:AI时代口译员的“核心竞争力”

面对技术冲击,詹成教授从自身20余年国际会议同传经验当中凝炼出口译员不变的核心能力矩阵,包括语言能力、跨文化能力、信息能力、主题能力、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等。通过大量真实口译案例,詹教授生动诠释了这些能力如何在不同场景中转化为AI难以突破的“护城河”。

最后,在场多位英才班学生也积极与詹教授互动,请教了如何应对机器翻译的冲击以及未来就业等诸多问题。詹教授以幽默与真诚一一回应,鼓励学子敢于直面AI技术的挑战,将双语能力变成未来专业发展的强大助力。

大咖风采:讲者简介

詹成,翻译学博士,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(AIIC)资深会员,为近百位中外政要担任过专职口译,曾获“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”等殊荣。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出版《口译教学理念与实践》等专著5部。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、广东省翻译协会理事、广东省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翻译专业分委员会副主任。

技术浪潮奔涌向前,但口译的温度与人性光辉永不褪色。正如詹成教授所言:“口译不仅是一门技能,更是一种艺术——一种跨越文化鸿沟、直抵人心的艺术。” 本次讲座既是对前沿趋势的深度回应,亦为心怀翻译理想的学子点亮了一盏明灯。

英才班大师系列讲座持续进行中,期待与你共赴下一场思想之约!



文稿:刘婉怡

图片:邢福玲

美编:汪淦

初审:谢思晨

审核:李婉仪

审定发布:陈剑波